欢迎访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微信       繁体 |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主题日 / 健康热点

基孔肯雅热科普核心知识宣传

发布时间:2025-07-23 信息来源: 阜阳市疾控中心-急传科 编辑: 孙乾坤 浏览:618 次
【字体大小: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可好转,但 30%~40% 患者的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健康危害较大。

jkkyr.jpg

一、病毒如何传播

主要经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蚊虫叮咬感染者 2~3天后,再叮咬他人即可造成感染;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时,可通过输血或意外接触血液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孕妇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时传给胎儿、新生儿;患者发病 1 周内传播风险高,但日常接触、咳嗽或打喷嚏不会传播病毒。

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jpg

二、流行地区与症状表现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发现本土传播,涉及非、美、亚、欧及多个岛屿。2010 年以来,我国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部分省份曾出现本地传播。

感染后潜伏期 3~7 天,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关节疼痛(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或膝、肩等大关节,可能导致行动困难),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偶有眼部、心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症状与登革热等类似,易误诊。65 岁以上老人、围产期新生儿及有基础疾病者属重症高风险人群。

三、诊断与治疗

急性发热伴多关节疼痛,且近期去过流行地区者,需考虑感染可能,确诊需实验室检测(病毒分离、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发病 5 天后抗体检出率上升,急性期阴性者需查恢复期血样,IgG 抗体阳转或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

目前无特效药,以支持性治疗为主,需休息、补水,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排除登革热前,勿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以防出血。

疫苗1.jpg

四、预防与控制

个人预防:避免蚊虫叮咬,使用驱蚊剂、穿长袖衣裤、用氯菊酯处理衣物、选择有纱窗纱门的住所、使用蚊帐等。

a4e5203.jpg

控制传播:减少蚊虫孳生地,每周清空清洁盛水容器;疫情期间喷洒杀虫剂杀灭成蚊,处理容器中的水杀灭幼虫。

15720465241.jpg

五、疫苗与旅行者注意事项

目前两种疫苗获美国批准:减毒活疫苗IXCHIQ(用于 18岁及以上成人,60岁以上暂停使用)、病毒样颗粒疫苗 VIMKUNYA(适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

旅行者需提前了解目的国疫情,携带驱虫剂,选择有防护的住宿;返程后 2 周内仍需防蚊,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史,同时防蚊隔离。

六、防蚊灭蚊具体措施

34d76_副本.jpg

个人:穿浅色长袖衣裤,用驱蚊产品,室内装纱门纱窗,夜间用蚊帐。

家庭积水管理:水培植物定期换水,检查隐蔽处积水;屋顶排水槽定期疏通,阳台闲置容器倒扣,储水容器加盖等。

室内灭蚊:使用合格杀虫产品,施药后通风再进入,配合电蚊拍等工具。

孳生地清理:家庭关注水生植物、花盆托盘等,公共区域关注绿化带、垃圾点等,通过翻盆倒罐、加盖、疏通、投放灭蚊蚴剂等方式清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