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体重是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他们也存在一定比例的生长迟缓或消瘦等营养不足的现象。来自我国七地区14个省28个城市和农村调查点6万多6-17岁儿童的数据显示,约四分之一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还有约十分之一的营养不足。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可能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而营养不足也会降低他们的疾病抵抗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足都可以持续到成年,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行为、环境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其中,膳食营养失衡是最基本的因素,如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等。当前,控制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和改善营养不足是各级政府重要工作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关注热点。2024年,国家卫健委等16部委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其中儿童青少年也是体重管理的重点人群。
儿童青少年如何保持适宜的体重?中国营养学会2021年发布的团体标准《学龄儿童体重管理营养指导规范T/CNSS 011-2021》、国家卫健委食品司2023年和2024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给出了更多的具体答案。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要保持体重处于适宜的范围,做到平衡膳食是基础。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色香味形搭配;达到每天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食物。儿童青少年每天都应该吃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每餐的食物都能达到上述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好早餐。也要做到专心就餐,吃饭时不看手机或电视。可以选择少量的、天然的、新鲜的食物做零食,如奶及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原味坚果;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少量多次足量饮水。
要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鼓励他们选择小份量的食物,既能实现食物多样,又能控制食物摄入总量;日常食物中,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多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每天摄入300mL及以上的奶及奶制品。
已经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要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做到吃饭八分饱。多选择有利于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的食物。主食要适当多吃全谷物和杂豆,少吃精白米、精白面;多吃鱼类、蔬菜、大豆及其制品,保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吃饭时可以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多选择天然、新鲜食材,少吃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肥胖儿童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再吃任何食物。如果饮食限制比较严格,可以考虑服用复合营养素补充剂。
对于营养不足的儿童青少年,要适当增加瘦肉、水产品、禽类、蛋类、大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吃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食用奶及奶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也要适当增加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富含铁的食物。更加注重食物的品种、口味和色彩的搭配,同类食物互换,提高儿童对食物的接受程度;食物合理烹调,多用蒸、煮、炖、煨等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腌渍等方式。也要纠正儿童的挑食、偏食,做到不盲目节食、不暴饮暴食。
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需要家庭、学校和儿童青少年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平衡膳食,保障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