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结核病对于人群普遍易感,但是由于个体间的免疫水平的差异,面对相同毒力和数量的结核菌,不同的个体感染结核病的风险是不一样的。例如HIV/AIDS、65岁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患者这些都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强化结核病这些重点人群主动筛查,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艾滋与结核,致命的组合。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两者看似毫无联系,但实际上强强联手,加大了对人体的伤害,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大量杀害淋巴细胞,摧毁人体免疫屏障,结核分枝杆菌便趁机感染或在体内大量繁殖,导致艾滋结核双重感染,进一步加重机体免疫负担,研究发现HIV阳性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病发病率较HIV阴性者高30倍。
糖尿病与结核,相互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此类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环境会使结核病的易感性增加,同时高血糖环境也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发生障碍,进一步增加结核病发病的机会。同时结核病也会导致高血糖,增加糖尿病易感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此外,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增加机体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从而加大治疗难度。
老年人的结核,难以发现。
结核菌感染健康人后,可以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在随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免疫力正常时处于静止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结核菌会在体内活动起来,不断繁殖,造成结核病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机体功能衰退,潜伏在体内的结核菌就会乘机发作,这是老年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大多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如果发生结核病,症状很难被识别,容易导致诊断延误。此外,抗结核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部分老年人药物选择范围受限制,从而增加了老年结核病的治疗难度。
对于以上三类高危人群,首先要注重结核病的筛查,定期对其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和(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次要对基础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尽量降低结核病发病概率,严防疾病“结伴而行”,造成健康叠加损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