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微信       繁体 |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知识库 / 急性传染病 / 急传工作动态

致儿童家长的一封信——预防手足口病

发布时间:2016-03-21 信息来源: 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编辑: 急传科 浏览:2332 次
【字体大小:

 

尊敬的家长:

    您好!

    近阶段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季节,已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主要在4月至7月份,且人群普遍对该病易感,5岁以下儿童多发,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目前正值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希望各位家长知晓并配合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以确保您孩子的健康。

    1.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发热、出疹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4~7月份为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极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嗜睡、频吐、甚至抽搐,也有的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腹痛、手脚发凉等。如出现这些情况多提示病情较重,可能并发了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病症。

    2.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流涕、咽痛、厌食,或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县及以上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4.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5.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6.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7.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8.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9.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亲爱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防疫工作吧!谢谢您的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