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微信       繁体 |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专题栏目 / 疫苗专题 / 科普知识

预防接种,不能因噎废食!

发布时间:2016-03-23 信息来源: 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编辑: 合肥卫生 浏览:2085 次
【字体大小:

 

          受“山东疫苗”事件的影响,很多儿童的家长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接种过该怎么办?还能放心地给孩子打疫苗吗?这疫苗是打也害怕,不打也害怕。

 

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武器之一,疫苗的质量也关乎亿万民众的健康。预防接种自发明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无论如何高度评价预防接种的功绩都不为过。预防接种的安全性问题,科学家也高度关注,并在不断改善之。我国的预防接种风险并未超出预期,但确实应该加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鉴定和补偿管理,让真正的因预防接种而受损的患者能顺利完成鉴定和得到补偿。


          那我们该如何对待预防接种?

         首先,你需要弄清“问题疫苗”  和“疫苗问题”这两个概念。

 

什么是问题疫苗?

据资料显示,目前的“问题疫苗”,即“不合格疫苗”主要包含超温失效疫苗、“效价不足”的疫苗以及假疫苗(或称毒疫苗)。


超温失效疫苗:是疫苗已经失效而未被察觉,让接种者在无意识情况下暴露于相应疾病之下,这对于狂犬、破伤风之类疫苗来说,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也是新闻中所说的“可能影响人命”;


➤“效价不足”的疫苗:简单解释就是因生产商偷工减料而导致疫苗中的有效成分(抗原)不足,这将让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金港安迪违规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质”,也是为了节省抗原,这同样可能导致效价不足)。


➤假疫苗(或称毒疫苗):疫苗灭活不彻底(或减毒不到位),这相当于给接种者注射了相应病原体。

 

什么是疫苗问题?

 

疫苗是一类特殊的药品,它们含有经过人工处理的病原体成分,既保留了它可供免疫系统识别的特征(抗原性),同时又破坏了它们的杀伤力。此外,疫苗中还含有佐剂、防腐剂、稳定剂等辅助成分。


而所谓的疫苗问题,主要包含了正常疫苗的不良反应和纯粹的耦合效应。


正常疫苗的不良反应并不是人人都有,不良反应也不代表不安全。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但是,百万分之一到二的不良反应并非全是大家口中的“疫苗后遗症”“终身残疾”等如此严重,其中也包含了不那么严重的问题,如局部感染、过敏等等。


疫苗以极小的剂量作用于人体,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接种局部的红肿热痛以及发热等;第二类是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过敏反应;第三类是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


另外一个是纯粹的耦合效应,据百度百科介绍,预防接种的偶合症严格地说可分为偶合、诱发和加重原有疾病3种情况。


➤偶合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它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纯属巧合,即不论接种与否,这种疾病都必将发生。


➤诱发是指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影响生理过程。


➤加重是指受种者原患有慢性疾病,在预防接种后立即引起加重或急性复发,经调查证实与预防接种有一定关系者。加重原有疾病实际上也是诱发的一种,不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更加严重。


据资料显示,以成熟工艺正规生产的疫苗,属于极低风险的生物制品。

 

本次问题疫苗属于哪类?

 

新闻报道中“3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报的9家药品批发企业涉嫌虚构疫苗销售渠道”、“上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中提到的疫苗属于前者“问题疫苗”中的中的“超温失效疫苗”。


另外,据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公告《山东采取有力措施严查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显示,警方提供的查封疫苗品种清单中包含有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公告公布了被查封的疫苗品种全名单,12种疫苗无第一类疫苗,全部为第二类疫苗。


作为生物制品,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从疫苗生产出厂到接种,其中要经历多个流通、运输和储存的环节,为了保证疫苗的稳定性和抗原性,全程的冷链就格外重要。一般来说,一般液体疫苗需要2~8℃冷藏,冻干疫苗则需要零下-20℃冻存。为了保证低温,在疫苗运输和储存中还要配备很多专业设备,包括低温冷库、冰排速冻器、普通冷库、冷藏车、冰箱、冷藏背包等。


正因为保持冷链的重要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从事疫苗经营活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审批,并具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冷藏设备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疫苗生产企业、政府机构、疫苗接种单位、疾控中心、药监部门在疫苗安全中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职责。

 

政府机构应对疫苗接种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民众也应该选择具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疫苗接种,绝对不能因噎废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