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60年代开始在我国建立了地方病防治管理体系。
根据先重后轻、民办公助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集资金的办法,在全国部分中、重病区的防治措施得到落实。至2004年统计,全国已改水的病区村有50617个,占病区村的44.51%,受益人口达4064.55万,占病区人口的49.92%,其中中、重病区村已改水27173个,占中、重病区村的64.70%;80年代以前的改水工程由于质量、地质变化、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水氟含量逐渐回升,有的工程已经报废,已建改水降氟工程正常使用率比较低,仅为74.47%。
在燃煤污染型病区自1986年开展改炉改灶降氟以来,已完成203.11万户的改灶任务,占病区总数的25.42%,受益人口达806.67万,占病区人口的23.52%,但巩固率较低,为83.02%。
对饮茶型氟中毒的防治,国家也非常重视,于1999年组织专家对四川阿坝和内蒙呼盟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