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连日来受到暴雨的袭击,许多地方发生洪灾,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洪灾还可造成疫病流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抗洪抢险的同时,由于受到洪水的困扰,生活紧张、心情焦急、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则,使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水灾后会出现哪些传染病?
1、经肠道感染的传染病:
①细菌性的有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等;②病毒性的有甲型肝炎。
2、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有钩端螺旋体病;
3、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有疟疾、乙型脑炎等;
4、经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二、如何预防洪水后的传染病﹖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不仅流入室内的污物要清理,还要清除好环境污泥、垃圾、埋葬好死亡动物,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蝇孳生地,有目标地进行消毒如喷洒敌敌畏 ,防止蚊、蝇大量繁殖、传播疾病。
2、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
对受洪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要抓紧修整,蓄水池、水井要掏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粉精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并请防疫单位帮助检测,看是否已符合卫生要求。要向群众宣传,不饮生水,喝煮开过的水,预防水传疾病。
3、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与家庭饮食卫生:
洪水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变质,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强调吃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变质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畜、禽肉类。
4、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防疫部门,以利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散。
5、对受到伤寒、钩端螺旋体
、甲型肝炎威胁的易感者,可有组织的注射相应的伤寒、钩体、甲肝疫苗进行预防,一般都能注射一周后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防止得病,对霍乱等腹泻病的密切接触者可服抗菌药如氟哌酸 进行预防。
三、洪灾后的消毒方法
洪灾时饮用水源或供水系统遭到严重的污染或破坏;洪水退后,动、植物体的腐败,大小水体的存在等造成蝇、蚊的大量孳生。因此,洪灾后认真搞好消毒工作与媒介生物的控制是防止灾后出现大疫的重要卫生防疫措施之一。
1、饮水消毒
洪水将大量的人畜粪便、垃圾、动物尸体等冲入水中,造成水中生物性污染急剧增加,各类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洪水后河塘、水井等仍留上述污染水,污物沉积水底,外观虽澄清,但水质仍很差,因此灾区的水须经特别消毒后才能作为饮用水。
饮用水处理与消毒
沉淀处理
加混凝剂硫酸铝(硫酸铁 1.25-2.5克/25升或明矾2.5-3.75克/25升,搅和至水中出现矾花为止,静置澄清约1个小时,取上清水进行消毒,去下浑浊水。实无混凝剂时也可直接将浑浊水静置,但沉淀时间要长的多。
消毒澄清水加消毒剂作用30分钟有效氯的投加量一般应不少于1-2毫克/升。消毒剂可任选一种使用,如漂白粉,4-8毫克/升;漂白精,2-4毫克/升;优氯净,4毫克/升;其它消毒剂使用详见使用说明书。有的将消毒后的水再加脱味剂,如0.5克无水硫代硫酸钠可使500升水中去掉1毫克/升的氯,以解决消毒后的水味问题。
2、粪便处理
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灾民安置点设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3、动物尸体处理
对洪灾造成的动物尸体,要及时进行消毒、深埋在1.5-2米以下。掩埋点须选在地势高、远离水源处。尸体选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喷雾,1-2小时后掩埋,掩埋时再用漂白粉干粉20-40克/平方米的量洒盖于尸体上,然后覆土掩埋。运输车辆、使用的工具,用1-2%的漂白粉澄清夜喷雾,1小时后方可作他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